点金胜手21:一念嗔心起,从国王沦为阶下囚
决战21点 www.i283.com.cn
宾头卢尊者出家前,曾是一个国家的大臣,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位。尊者出家前的君上——优填王每次到宾头卢尊者修行的寺院参礼,宾头卢尊者都只是坐着,没有起身迎接国王。
一次,陪同国王同往的臣子看不惯了,在回程的途中挑唆优填王说:“宾头卢这样对待陛下,实在有失礼貌,对您也不够恭敬。”同时他还说了许多坏话,激惹优填王。优填王怒不可遏,打算下次来寺院时,若宾头卢再不起身相迎,就要杀了他。后来,当优填王再去寺院时,甫至大门口,但见宾头卢尊者上前相迎,一共走了七步。
优填王仍愤愤不平地说:“以前本王来时,你都是动也不动;今天却为何下座迎接呢?”
宾头卢尊者平静应答道:“陛下以前到此,都是带着善心而来,所以我不必起座相迎??山袢涨袄?,却是带着恶念,我若不起身相迎,只恐身遭不测。”
优填国王听后,大惊失色,喟然说道:“善哉!弟子实在愚痴,不该听信他人挑唆,以至错勘凡圣,险些铸成大错。”
宾头卢尊者说:“陛下!请发露忏悔吧,唯有如此,才可避免堕入地狱受苦。但无法避免的是,由于我已起身走了七步,会折损陛下的福报,七日之后,陛下必将失去王位,遭受十二年的痛苦。”
果不其然,七日后,邻国兴兵犯境,优填王被俘虏,并被戴上枷锁,囚禁了十二年之久。
教训:
有些修行多年的在家居士,去寺院时,还是会特别在意出家师父对他的态度是否热忱?如若不热忱的话,就会心生我慢,进而对出家师父失却恭敬,殊不知出家师父才是福田僧宝。
挑剔乃至指责出家师父,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心态,不但不能得到佛法利益,反而会折损自己的福德和寿限。
- 上一篇:一个清末探花的前世今生
- 下一篇:文殊自文殊,文喜自文喜
-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
- 这样回向最有效
- 神奇的求财方法
-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
-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
- 马祖道一: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
- 禅修的方法与过程
-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
- 《金刚经》的十大威力
- 佛家经典禅语
- 为什么要上香
-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
- 临济宗历代传人
- 十恶八邪
-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
-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
-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
- 《信心铭》释义
- 马祖道一: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
-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!
- 指月录
- 禅宗公案大全
- 缘失去时别太惋惜
- 邪淫的果报
- 野狐禅公案三则
-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?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
- 听鸡蛋和你讲话
- 禅宗二祖_慧可大师
- 放开烦恼
- 大和尚“绝情”度贫母
- 当心真的纯净起来
- 五灯会元
- 江洋大盗念佛后
- 不在意是一种性格魅力
-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?
- 绳子是自己捆住自己的
- 如何才是开悟?
- 空手把锄头
- 人言无畏 人生无畏
- 道不同 不必强求
- 究竟的快乐来自于征服自我
- 无争首先要守规矩
- 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充实
- 学佛是对现实的觉悟
- 学佛应该自信而不自卑
- 真正的快乐,来自于调伏自心
- 做一个善良的人吧!
- 止观是佛法最珍贵的宝藏(中英双语)
- 对好喜法者,嗔恨贪欲者不宜多说
- 引领生命的光明
- 让自己真真正正笑一回
- 生命最客观的价值观与真正的意义
- 生命的积极,才是生命的光明
- 生活并不是在积累苦恼,而是提醒我们如何超越烦恼
- 要以佛法的方便引导 因为众生有想离苦的心
- 不信外道不行外道 不借用外道弘法利生
- 破除无明,才无烦恼
- 幸福的价值观,是宽阔的视野与明了缘起
- 佛法如甘露,我们要以饥渴之心来听闻
- 求个方便要个面子,还是求消业障和求无我
- 努力学习是青春的责任 认真学习是生命的责任
- 名利心是最大的商业化
- 佛法犹如清凉剂,让我们安定安乐
- 学会上求下化 惭愧无知我慢
- 修一切善法应当内心清净 以善法力薰染自己的善根
-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
- 随缘度世 随份利他
- 修行学习佛法要择善,但不可固执!
- 向前看日子开阔 向未来日子高远
- 千万别在三宝门中比能力
- 法从因缘生
- 普度众生成了一场自我心灵的救赎
- 消业行方便修不可思议成佛之法
- 想享福先培福(中英双语)
- 苦并非人生的真相,只是人生的表象
- 心若无尘 佛国无尘
- 烦恼就是一阵风,来无影去无踪
- 幸福在哪里?在心境里
- 穿行于得失之间
- 讲道容易修道难
- [佛学常识]佛经是谁写的?佛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?
- [佛学常识]什么是法器?
- [佛学常识]所有反复戒邪淫者必看!
- [佛学常识]佛教为什么要把法器雕刻成鱼的形状来敲打?
- [蔡礼旭]她坚持这一分孝心,把家庭兴盛起来
- [佛学常识]戒除手淫语录
- [佛学常识]往生是死亡吗?
- [佛学常识]敦煌壁画在哪里?画的是什么?
- [佛学常识]唱诵梵呗的利益
- [蔡礼旭]蔡老师谈结婚
- [佛学常识]学佛一定要出家吗?出家与在家的不同
- [禅宗公案]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
- [佛学常识]出家有门槛吗?出家需具备的条件
- [佛学常识]济公,中国佛教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神僧
- [佛学常识]真正的佛学修行就是要做到工作修行两不误
- [佛学常识]济公为什么可以吃肉?济公吃肉因缘
- [佛学常识]布施一定要用金钱吗?